鸡病防控技术培训
2024-07-13 阅读:107
鸡病防控是养鸡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,直接关系到鸡群的健康和养殖效益。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鸡病防控技术。
首先,了解鸡的生理特性对于防控鸡病具有重要意义。鸡的舌黏膜味觉***不发达,苦味及其他刺激性健胃药对鸡作用不大,利于药物投服。鸡肠道内容物呈微酸性,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繁殖,但同时应防范饲料发霉变质而不利正常消化吸收。饲料在鸡体内停留时间短,再加上在肠道有益微生物的作用,鸡粪蛋白质反而超过原饲料。鸡的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较快,吃进的食物大约经过 5 小时左右就有半数排出,全部排完共需 12 - 20 小时,因此要保证生产出无内脏食糜污染的良好屠宰胴体,就至少要在宰前 12 小时停料。
养鸡成功的五大条件也与鸡病防控密切相关。良种是根本,选择优良的鸡种能从源头上提高鸡群的抗病能力。饲料是基础,优质、营养均衡的饲料为鸡群提供充足的营养,增强其免疫力。环境是条件,保持鸡舍的清洁、通风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,能有效减少病原体的滋生。管理是核心,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,包括合理的饲养密度、规范的日常操作等,有助于鸡群的健康生长。防疫是保障,制定完善的防疫计划,按时进行疫苗接种和疫病监测,是预防鸡病的关键措施。
在鸡病防控的具体技术方面,新型疫苗的研发和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果。例如,采用 SOE-PCR 技术构建鸡堆型艾美耳球虫裂殖子单链抗体可变区全套基因文库,为单链抗体噬菌体抗体库的构建提供基础。构建鸡堆型艾美耳球虫裂殖子单链抗体噬菌体抗体库,富集筛选噬菌体单链抗体,鉴别单链抗体对裂殖子抗原的识别位点,为鸡球虫病的免疫控制提供新的工具。构建保定株鸡堆型艾美耳球虫 pcDNA3 - 3 - 1E 重组表达质粒,裸质粒免疫雏鸡诱导免疫反应,产生抗球虫效果,为研制 DNA 疫苗提供基础。pcDNA3 - 1E 质粒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表明,pcDNA3 - 1E 免疫雏鸡,质粒 DNA 未整合入宿主细胞基因组以及转化环境细菌,急性毒性试验无明显毒性反应,对雏鸡和环境均安全,为 DNA 疫苗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。堆型艾美耳球虫 3 - 1E 重组质粒 PLGA 微球包被技术研制,为鸡球虫 DNA 疫苗提供新的剂型。鸡球虫入侵相关性蛋白 ADF 基因和 3 - 1E 基因串联表达,表达的重组蛋白能诱导雏鸡产生较高免疫反应,抗球虫指数为 169.82,效果优于单一抗原。
除了疫苗技术,中药防治在鸡病防控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。研制鸡球虫病中药免疫防治技术,复方中药制剂防治鸡球虫病疗效显著。针对鸡沙门氏菌病,通过分离鉴定、invA 基因 PCR 鉴定,筛选出敏感药物,研制乳剂灭活苗,免疫保护效果显著。在防治鸡住白细胞虫病方面,研制的中药方剂治愈率可达 75% - 89.36%,有效率 85% - 91.25%。对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,研制的中药方剂治愈率为 80% - 95.5%,有效率 89% - 97.83%,防治效果优于常用抗菌西药。
在日常的鸡病防控中,预防工作至关重要。要搞好环境卫生,加强禽舍通风,控制饲养密度,排除各种应激因素。对于已经发病的鸡群,要及时进行治疗。常用的治疗药物有土霉素 0.4%拌料连用 5 - 7 天;泰乐菌素、泛达宁 - 10、福乐星、健康素等饮水均为鸡群治疗的有效药物。不同日龄的鸡群在发病时症状有所不同,7 - 10 日龄后的鸡群内病鸡逐渐增多,在第 2 - 周时达到高峰。发病最急性者无症状迅速死亡。稍缓者表现精神萎靡,绒毛松乱,两翼下垂,缩头颈,闭眼昏睡,不愿走动,拥挤在一起。雏鸡急性死亡的病变不明显,仅可见肝肿大、充血或有条纹状出血,其它脏器出血。病程延长者卵黄囊吸收不良,其内容物呈黄脂状或干酪样;心肌、肺、肝、盲肠、大肠及肌胃中有坏死灶或出血,输尿管充满尿酸盐而扩张,盲肠有干酪样物堵塞肠腔,肠壁增厚,常有腹膜炎。在上述器官病变中以肝的病变最为常见。稍大的病雏有出血性肺炎,可见肺脏有灰黄色结节和灰色肝变,心肌有较大的结节。成年鸡感染一般不呈急性经过,常无明显症状,但母鸡产蛋率与受精率可能下降。有的感染鸡因卵黄囊炎引起腹膜炎,腹膜增厚,腹水增加而成“垂腹”现象。
总之,鸡病防控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,需要从鸡的生理特性、养殖环境、饲养管理、疫苗接种、药物治疗等多个方面入手,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,才能保障鸡群的健康,提高养鸡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同时,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鸡病防控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,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和学习最新的防控技术,不断完善鸡病防控体系,为养鸡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。